“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专项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依靠自主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8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组织实施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经由科技部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顺利通过验收。
验收结果表明,专项组织管理科学高效,超额完成预定任务,全面达到考核指标要求。这标志着标准专项作为落实“技术标准”战略的重大举措,在“十五”战略布局基础上,经过“十一五”的重点突破、关键推进,已实现顺利入轨,为技术标准全面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次专项验收会议对专项研究成果和整体成效进行了集中展现。科技部部长万钢、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会上讲话,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国家标准委主任陈钢出席,专项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组成员、课题承担单位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刘源张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吴波尔高级会计师、清华大学吴佑寿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钟群鹏院士、中科院计算机所李国杰院士、暨南大学刘人怀院士、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王以铭教授、国务院参事张纲等17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并进行了评议。
支树平在讲话中表示,众多院士、参事和专家来到质检总局,验收和检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的研究成果,规格高,规模大,这是科技界和质检系统的一件盛事。他代表质检总局和标准委,对科技部多年来的支持、对多年来在技术标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借此机会表达了三重意愿:一是技术标准专项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技术标准近十年来一直作为重点专项推动,凸现了标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国家对标准的重视。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二是“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的成果和经验应该积极推广应用。首先,专项成果重大,应该推广应用,并且需要持续深入开展下去。尤其是那些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关的成果,要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其次,专项组织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三是质检科技应该进一步得到扶持和加强。10年来,质检总局始终关注加强质检科技建设,并一直得到科技部的支持。也期望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质检工作,人大政协更加关心质检工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更加支持质检工作,专家学者更多地研究质检工作。
万钢代表科技部对专项顺利通过验收表示祝贺,对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专项组织实施管理工作中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管理,以及项目顺利实施的组织保障表示感谢;同时也对各位院士、专家们长期以来对科技部、对我国科技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
万钢指出,质检工作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质检工作肩负全国质量、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迫切需要技术支持。这些年质检总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组织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攻关,质检机构和科研团队的科技实力、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实现“法治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及服务经济社会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万钢表示,技术标准专项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在质检总局和标准委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课题组承担单位和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专项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成了既定目标。专项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在一起,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并且大部分研究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在支撑和促进相关领域、行业中切实发挥了作用。面向“十二五”,科技工作任务艰巨,希望在科研人员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专家们的咨询帮助下,在质检总局、标准委的组织领导下,“十二五”的标准化科研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