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要闻

梅克保: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

发布日期:2013-08-30

梅克保: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

编者按 8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登了国家质检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质检总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梅克保撰写的《建设人民质检 践行质检为民》一文。该文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质检工作结合起来,从增强亲民意识、强化便民举措、加大惠民力度、落实安民责任4个方面,对质检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要求,并对如何深化“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价值理念作出了深入浅出的阐释。

“建设人民质检,践行质检为民”,是质检系统的本质属性、质检工作的基本特征、质检干部职工的神圣使命。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落实到质检系统,应不断深化“人民质检、质检为民”的价值理念,着重在亲民、便民、惠民、安民上下功夫、做文章。

增强亲民意识

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当前,人民群众对质量发展和质检工作充满新期待、新诉求,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应把调查研究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深入基层开展“转变作风,转变职能,建设人民质检,完善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体系”大调研,了解民情,研究市场,探索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监管方式,用质检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

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质检部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完善信访接待制度,畅通质量诉求渠道,把“12365”建成质检部门联系群众的知名品牌,让“一年12个月365天,质检天天在您身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妥善处理质量投诉,积极化解质量纠纷,及时排查质量隐患,重视质量热点问题网络舆情应对,加强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增强质检部门的亲和力和公信力。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作风问题关系质检事业发展、影响人民质检形象。当前,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找质检系统“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文山会海”、“人情消费”、“粗暴执法”、“权钱交易”等重点问题,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树立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

强化便民举措

通关便利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认真研究、积极推广“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口岸通关模式和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完善直通放行、绿色通道制度;加强诚信管理、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推行差别化监管和动态升降级管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周转时间,尽可能加快通关速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服务窗口化。以便民为出发点,加强服务窗口标准和规范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实行挂牌上岗,开展“文明服务窗口”、“窗口服务文明标兵”创建活动,强化“大窗口”意识,树立“人人是窗口、事事是窗口、处处是窗口”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