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负责人就201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答记者问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共青团中央、银监会、全国总工会等26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了2013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负责人就活动的主题、重点活动、特点、要求等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答:全国“质量月”活动是在国家质量工作主管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发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质量意识、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性质量专题活动。开展“质量月”活动是国际通行做法,日本于1960年、美国于1988年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我国的“质量月”活动始于1978年,第一次全国“质量月”广播电视动员大会是1978年8月31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李先念、余秋里、方毅、陈幕华、王震、谷牧、康世恩等7位副总理。会后由原国家经委主任及副主任带队、国务院各工业部门的领导参加,分头到全国各地检查产品质量。“质量月”期间,不仅有厂长、局长,而且还有省长、部长亲自“站柜台”,听取用户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意见,把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亲自带回来研究解决,这在当时被叫做“背废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内容不断丰富,2003年,我国推出了“质量月”活动的独特标志,“质量月”活动影响深入人心,已经形成了政府质量主管部门积极倡导和部署,全社会尤其是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质量月”活动模式,营造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直至2011年和2012年“质量月”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出席“质量月”重大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质量月”活动期间,广大企业开展QC小组、质量攻关、技能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企业一线职工积极参与。“质量月”活动已成为推动质量工作,展示质量发展成果的重要品牌活动。
答:“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质量工作,“质量月”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1年,质检总局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个部门开展了以“建设质量强国,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国“质量月”活动。质检总局成立了以支树平局长为组长的全国“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在全国质检系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48项重点活动。活动期间,10个主办单位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全国“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动员万家企业共同发布了“诚信为本、以质取胜”的承诺倡议,在北京举行了“2009至2010年度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主持召开了质量工作座谈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走质量强国之路”的要求。全国30余万家企业开展了“质量月”活动,参与活动职工人数超过8000万。营造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质量责任主体意识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质量整体水平提升。